首页 资讯 正文

总产量突破9万吨 青岛蓝莓解码现代农业新范式

体育正文 126 0

总产量突破9万吨 青岛蓝莓解码现代农业新范式

总产量突破9万吨 青岛蓝莓解码现代农业新范式

原标题:种植10万余亩,青岛(qīngdǎo)蓝莓如何“串珠成链”

眼下正值蓝莓销售旺季。作为“舶来品”,蓝莓在中国(zhōngguó)种植时间不算很长,但在2020年时,中国蓝莓种植面积(miànjī)和总产量已跃居全球第一位(dìyīwèi)。2024年,国内蓝莓市场(shìchǎng)规模已突破400亿元大关,预计3年内将超过700亿元。

打造蓝莓特色产业,青岛尤其是(shì)西海岸新区在全国(quánguó)的(de)“蓝莓版图”上可以说是赫赫有名。纵观(zòngguān)全国,有云南与四川干热河谷地带、胶东半岛、辽东半岛和长白山4个“优势产区”。其中,以“黄岛蓝莓”为代表的胶东半岛产区,有着明显的先发优势,在1999年(nián)最先引入蓝莓时,便是产业化(chǎnyèhuà)种植模式,产品远销日本。那时,初果每公斤价格可高达四五百元。

目前,青岛全市蓝莓(lánméi)种植面积达10万余亩,得益于基质栽培、水肥一体(yītǐ)滴灌等关键技术普及应用,总产量突破9万吨(wàndūn)。有着先发优势,加之龙头企业的(de)(de)带动和农技部门的技术创新,青岛逐渐形成了相对完整的蓝莓产业生态,正以“全链”升级“加码”蓝莓价值,为乡村振兴提供可持续的“产品力”。

“前端”发力(fālì)品种引繁

经过20多年的实践,青岛作为全国蓝莓(lánméi)产业化和(hé)规模化栽培的先行者之一,在产业前端已具备优势。

在青岛优芮农业科技公司(以下(yǐxià)简称“优芮农业”)3000平方米高标准组培中心里,装着(zhuāngzhe)嫩绿种苗的培养瓶(píng)整齐排列(páiliè)。工作人员把组培室生长好的蓝莓苗扦插到穴盘,转移到占地面积7200平方米的穴盘育苗区(qū),这里年苗木培育能力达1500万株,配备现代化全自动水肥一体灌溉系统,为苗木生长提供可控的生长环境。

优芮农业位于西海岸新区张家楼街道,是佳沃(jiāwò)集团旗下以蓝莓品种选育、引进、繁育、技术服务为主的种业科技公司,也是全国最大(zuìdà)的蓝莓品种和种苗(miáo)企业。在该公司的钵苗育苗区展示(zhǎnshì)牌上写着:“占地面积500亩,年度最大钵苗产能(chǎnnéng)1000万株。拥有暖棚(nuǎnpéng)、冷棚、露天三种育苗设施,满足不同客户的订单需求……可以为蓝莓市场做到全年不间断供苗。”

“经过组培育苗(miáo)(yùmiáo)、穴盘育苗、钵苗育苗三个生长阶段,一年(nián)就可成长为成品销售苗。”优芮农业李经理表示,公司每年可培育2000万株高纯度、高品质,稳定性强、抗病性强的蓝莓种苗,实现育苗全流程可追溯(kězhuīsù)标准化生产。“我们建成国内规模最大、功能(gōngnéng)最全、技术领先的蓝莓组培技术研究中心,年育苗3000万株,占全国市场份额30%以上,推广新品种(xīnpǐnzhǒng)20余个。”李经理表示。

在(zài)张家楼街道的蓝莓科技小院里,新引进(yǐnjìn)的15个蓝莓品种(pǐnzhǒng)种植在同一个暖棚中(zhōng),本土适应性立见高下。“根据栽培表现和品种特性综合评价,我们不断挑选出果个大、风味浓郁、丰产(fēngchǎn)性好、栽培难度适中,适合在青岛地区推广应用的‘黄金品种’。”负责人王宝亮介绍,青岛陆续引进培育了早、中、晚熟品种,形成品种合理(hélǐ)搭配、栽培模式交叉互补的品种结构。

品种引繁体系的成熟带来(dàilái)的是产业结构的重塑。如今(rújīn)青岛蓝莓形成早、中、晚熟品种搭配的格局:1月下旬(xiàxún),设施栽培的“优瑞卡”率先(shuàixiān)上市,填补北方市场空白;5月露地栽培的“公爵”接棒,凭借超高性价比抢占中端市场;6月晚熟品种“莱格(láigé)西”压轴(yāzhòu),以高硬度、长货架期满足深加工需求。在电商平台,9.9元一盒的亲民装多为露地中熟果,而精品礼盒装则选用设施栽培的早熟品种,价格体系(jiàgétǐxì)层次分明,产业抗风险能力显著增强。

“中端”致力(zhìlì)技术革新

2019年(nián),青岛西海岸新区率先试点蓝莓基质栽培,经过多年实践证明,用草炭土、椰糠、椰块(yēkuài)、珍珠岩等材料调配组成的基质栽培出的果实更大、口感更佳(gèngjiā)、品质更可控。

“基质栽培可以打破土壤理化(lǐhuà)条件和透气性对蓝莓栽培的限制,有效解决土壤改良难题,是青岛当前主推的农业生产新技术之一。”市农技(nóngjì)中心(zhōngxīn)相关负责人表示。

白色栽培盆整齐排布,足有一元硬币大小、挂着白霜的(de)蓝莓缀满枝头,智能水肥(shuǐféi)一体化(yītǐhuà)滴灌系统(xìtǒng)在基质盆间无声流转……位于西海岸新区宝山镇的青岛森茂常源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种植基地已推广应用基质栽培水肥一体化技术。“在基地见过最大的蓝莓直径能有40毫米,品种是‘优瑞卡’。”基地管理(guǎnlǐ)人李可明告诉记者,与传统地栽相比,这种基质栽培模式让(ràng)蓝莓的根系更加发达,亩均收益更高。

基质蓝莓(lánméi)的上市时间与露天蓝莓的成熟期恰好错开,极具市场竞争优势。此外(cǐwài),基质栽培融合现代设施技术、水肥一体化及绿色防控等模式(móshì),在提前蓝莓鲜果上市时间的同时(tóngshí),还可延长采收时间。“一年能干上6个月左右,最多的时候挣了两万块。”在基地从事采摘的刘大姨一边(yībiān)搬着蓝莓筐,一边笑着对记者说。

“后端”着力(zhuólì)提升附加值

尽管鲜果单价较高,经济效益显著,但在产业(chǎnyè)链布局中,精深加工是(shì)抵御价格波动的关键一招。近年来,青岛积极推动三产融合,蓝莓产业向高附加值(gāofùjiāzhí)、多功能化方向转型升级。

紫斐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以下(yǐxià)简称“紫斐”)是青岛西海岸新区(xīnqū)张家楼街道的一家综合性公司,主要从事蓝莓产品研发,果汁、果酒及(jí)水果白兰地的加工。

“紫斐年生产NFC果蔬汁约8000吨,随着消费者对健康食品需求的增长,营养果蔬汁是近些年的热销产品。除了NFC果蔬汁,紫斐还开发出高附加值的蓝莓果酒、白兰地、花青素提取物等(děng)20余种产品。”公司负责人辛经理介绍,目前,紫斐的蓝莓产品已(yǐ)进入(jìnrù)3万家品牌便利店。与此同时,紫斐还充分利用产能,提供代加工(dàijiāgōng)服务。目前公司年代工收入接近(jiējìn)500万元,其中蓝莓产品占比约(bǐyuē)60%。

农文旅融合也是青岛蓝莓产业链布局中的(de)关键一步。西海岸新(xīn)区连续多年举办(jǔbàn)蓝莓节和“黄岛(huángdǎo)蓝莓”采摘季活动,将蓝莓产业链延伸至旅游业,吸引更多游客前来感受乡村风情,衍生出民宿产业、文创产品等新的消费增长点。

通过电商,小小的(de)蓝莓(lánméi)果正(guǒzhèng)通过手机屏幕销往全国(quánguó)。在宝山镇的“金苑果仓”电商直播基地,每天都有主播对着镜头推介蓝莓衍生产品:冻干蓝莓脆片、蓝莓蜂蜜、蓝莓面膜……屏幕下方(xiàfāng)的购物车不断弹出订单。这种“电商+文旅+研学”的融合(rónghé)模式,是青岛打造(dǎzào)的“蓝链三棱镜”共富样板。通过组建蓝莓协会,50余家企业实现品牌共建,统一使用(shǐyòng)“黄岛蓝莓”地理标志,线上通过抖音、拼多多等平台(píngtái)开设官方旗舰店,线下开发蓝莓主题采摘(zhāi)游、科普研学线路,年接待游客超50万人次,拉动消费3亿元。“以前游客来了只能摘果子,现在(xiànzài)可以参观智能大棚、体验果酒酿造,人均消费从100元提升到300元。”宝山镇相关负责人介绍,这种三产融合模式让村集体年均增收30万元,户均年增收1.2万元。

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xīnwénjìzhě) 张晋 黄光丽

总产量突破9万吨 青岛蓝莓解码现代农业新范式

欢迎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暂时没有评论

暂无评论,快抢沙发吧~